油气价格波动 能源“国家队”多措并举增产保供

2022-04-12 08:00

2020年国际油价跌至负值的消息言犹在耳,然而农历虎年春节过后,伴随又一轮持续上行,国际油价已刷新2014年以来的高点。与此同时,近一个月以来,国内液化天然气(LNG)市场价格也显著上升。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决定了当前国内石油、天然气能源依然大量依赖进口。记者近日实地探访石化企业,采访行业权威分析人士了解到,在我国加大对油气能源保供的系列举措下,过去一年国内能源价格整体维持平稳。但在国际地缘政治风险等事件影响下,能源供应端不确定因素仍存,短期全球能源荒或难缓解。

国际油价创近年高点

位于北京市西南部的房山区,有着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镇),同时这里也有着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绿色石化城。1970年,燕山石化在这里正式成立,成为我国第一个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从北京东三环附近驱车1个半小时左右,便来到了北京市房山区猫耳山脚下的燕山石化所在地。燕山石化首席专家宋以常告诉记者,作为中国石化旗下唯一在京炼化企业,目前燕山石化原油加工量1000万吨/年,年产京标汽油约270万吨,约占北京市场需求量的70%;拥有300万吨/年航煤生产能力,年产航煤最多超过190万吨,主要供应首都机场,在首都油品保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油价大幅起落,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影响深远。

经历了2020年的“负油价”,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高歌猛进。2021年WTI年度总体涨幅达55.39%,布伦特原油涨幅在50.65%。2022年农历春节前后,国际原油价格再度出现显著上行,刷新2014年以来高点。2月22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更是冲高至每桶97美元以上。而据普氏能源资讯的数据,2月16日即期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已触及每桶100.8美元。

中国石油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吕建中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全球原油生产受OPEC+产量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资源出口国规模性控减投资和产能,甚至人为制造市场稀缺,推高了市场价格。同时,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过程中,油气领域投资也严重下滑。而疫情之后欧美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宽松政策,以及不确定的地缘政治风险也导致原油市场价格上行。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表示,油价上涨主因包括美、欧等经济体遭遇极寒天气推动能源需求,国际地缘局势升温引发市场对能源供给担忧,OPEC+增产动力偏温和,市场预期疫情对全球需求抑制减弱等。

我国LNG价格平稳

“每公斤气超过6元货车就要赔钱了,年前气价最高都要到12元,你说亏不亏。”河南司机师傅孙兴称,把燃油车改成燃气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燃气成本更低,但天然气价格近几年波动太频繁,高位时并没有燃油车划算。春节过后LNG价格上行,加之地方相关政策要求,他已经好长时间没开工了。

安徽一家涉及重卡生产的上市公司也表示,天然气价格上涨后,目前燃气和燃油车的运行能源成本价格差距不大,所以近期天然气车辆销售很少。

2021年,“气荒”席卷欧亚多国,在欧洲气价暴涨的局势下,我国LNG价格整体呈现了平稳走势。不过虎年春节过后,国内天然气市场却出现异常价格上行。

据生意社监测,2月21日国内液化天然气均价为7500元/吨,多地突破8千元关口。

卓创分析师国建告诉记者,春节过后全国多地气温低于预期,城燃补库需求提升,同时节后下游复工积极,工业用气也有增长,两相叠加下,部分地区出现了供应紧张的情况。

“虽然近期国内LNG价格较此前有了明显上涨,但在冬季旺季,这一价格对比前几年并不算高位。2021年由于市场供应环境不错,往年冬天天然气包括‘压非保民’等举措均未出现。这波LNG涨势主要是短时间内资源调配的问题。当前本身就处于冬季末端,估计高价不会维持太久。”他说。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占明对记者称,国内液化天然气大涨反映的是春节因素导致国内市场的供需变化。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2021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达3670亿立方米,而国内天然气产量只有2060亿立方米,进口依存度达到约44%。海外天然气的紧张必然对我国天然气的保供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居民天然气属于优先保障供应,但其价格不能根据进口天然气的价格来调整,因此在海外天然气价格高企的时候会导致企业亏损供气,从而降低供应积极性。

全国人大代表,蓝焰控股总经理田永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虽然是天然气进口大国,气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但得益于国家一系列正确有效的措施,国内市场价格尤其是居民用气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尽管天然气价格有所上调,但上调幅度有限,海外天然气市场急剧变化并未影响我国天然气市场的稳定运行。

高成本向下游传导

被称为大宗商品之王的原油,是化工行业的重要上游材料。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近年来的大幅波动,显著影响下游化工等商品价格走势和企业盈利水平。

据生意社数据,2021年在天然气等成本带动下,国内尿素价格达到3108.33元/吨,创近十年来新高,年内最大振幅达69.55%。而受到原油成本助推及行业自身减产影响,2021年国内PTA现货市场也呈现上行态势,年内最高价达到5543元/吨,较年初3592元/吨的低点涨幅超54%。

“苯、丙烯等少部分产品上游涉及原油,确实近一年来成本高企,但商品价格也上涨明显,基本可以覆盖掉成本涨幅,目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企业盈利情况还不错。”华鲁恒升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原油价格低位时,国内煤制乙二醇企业产品价格处于劣势,生产亏损情况十分明显。而原油价格上涨拉动了化工大宗商品价格,对企业来说也算是好事。

银河证券研报分析,原油成本占石油化工行业企业营业成本的40%-70%左右,因此油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在高油价水平下,下游石油化工行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产品无法实现成本的向下转移,企业盈利能力承压。

“如果今年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涨,那么能源高价对下游利润的挤压可能还是会加剧。”对于原油等能源涨价对下游企业的影响,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认为,2022年1月份的社融数据虽然增长非常快,但中长期贷款占比不高,增长不明显,这说明企业在亏损情况下,扩大投资再生产方面可能还是有疑虑的。

从行业角度看,能源价格上涨是把双刃剑,但整体弊大于利成为业内共识。

陈占明认为,油价大涨有利于上游资源勘探开发,对国产原油产量和储量发现有利。但我国原油资源自给率低,油价大涨对产业链下游的炼油造成的冲击将更加大。同时,天然气发电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化工及其他制造业等在天然气价格上涨过程中其利润都会受到较大冲击。

周茂华也认为,原油价格走高将提升部分行业生产成本,推动物价进一走高,拖累需求表现。受高油价影响较为直接的包括化肥、化纤、涂料等化工行业,此外交通运输行业成本压力也将明显增大。

“国家队”增产保供

面对近期国际油价再创新高以及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能源“国家队”在保供上产方面多措并举发挥关键作用。

宋以常告诉记者,近期国际原油价格高挺,成品油生产成本攀升;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趋于好转,成品油市场需求增大。在此背景下,燕山石化制定了多条确保北京地区油品供应的举措。

燕山石化的举措可以视为中国石化集团在能源保供领域的一个缩影。中国石化方面告诉记者,中国石化去年全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1.67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2681亿立方米,超额完成七年行动计划年度目标任务。当前,中国石化正全力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加快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目前已建成加氢站74座、充换电站1295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1048座。

而中国海油相关人士也回复记者称,2021年中海油油气供应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国内原油生产同比增长322万吨,天然气同比增长27亿方,其中原油连续两年占全国总增量的80%左右,积极组织落实了采暖季268亿方保供资源。2022年中海油预计将有13个新项目投产,资本支出将在900亿-1000亿元。

“基于我国对能源保供的重视,未来会以满足国内生活生产为核心,实现稳定供应。”卓创分析师赵渤文认为,2022年煤油气的供应或呈现以稳定和确保供应充足为主,原油和天然气仍然维持“增产上储”的目标推进,增加国产油气的勘探开采和供应。

吕建中表示,目前我国石油进口比例在70%以上,受到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影响在所难免。但我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供需平衡调节的能力较强,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等能源央企在增储上产、产运销储协调联动以及稳定能源价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已有大量社会资本涌入。但是,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引导资本有序进入。

谈及我国在油气市场保供能力方面或将面临的挑战,陈占明直言,一是进口依赖程度持续提高,供应稳定性受制于人;二是储气调峰能力弱、管道储运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三是价格体制制约储气能力建设及高气价条件下企业供气积极性。他建议,应当加强天然气产供能力建设,同时深化天然气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包括继续稳妥推进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等。

全球能源荒短期或持续

“未来国际原油市场有望延续高位宽幅震荡的价格走势。”吕建中认为,国际原油市场未来走势取决于全球能源投资和供给,需求端正增长是可以预期的,而供给端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油气价格上涨会带来一些油气生产国的加大投资,但是如果局部地区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也会进一步加大油价波动。

周茂华则认为,综合考虑全球疫情影响减弱,发达经济体大规模刺激政策退出,全球经济逐步向长期水平回归,预计原油价格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随着短期影响减弱,原油价格将逐步回归基本面。

在陈占明看来,预测上半年油气市场会保持继续震荡上行的态势,下半年则受到多方产量上升的影响,价格稳定后逐渐回归。如果俄乌局势进一步恶化甚至发生战争,可能出现短期的快速爬升,而回落的速度取决于局势的发展。

“2021年内出现的全球范围能源短缺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的气候反常引起的相关政策调整,进而导致了投资结构的变化。从宏观层面看,大宗商品市场2022年将进入一个较为长期的‘磨顶’过程。”赵渤文认为,大宗商品价格将在当前位置持续较长时间的震荡,才会出现一个顺畅的下行。但考虑到能源转型的阵痛期远未结束,能源短缺或成一个频繁出现的短期命题。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近五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4.2%,高于我国天然气生产量的上涨速度,天然气市场将保持较高的需求缺口,且供需两端的缺口在短期内难以平衡。”田永东认为,天然气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可能继续上涨,这也将影响着我国天然气价格。未来几年,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国内天然气企业势必会进一步加大上游勘探开发力度,提升天然气产量,弥补我国天然气需求缺口。

程小勇也认为,2022年国际能源紧缺的情况短期不易缓解。“目前OPEC+产能难以提升,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矛盾还在影响原油市场。此外,资本市场对于大宗商品市场投机的风头仍存,或还会刺激商品价格出现大涨。”他表示,我国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比较高,价格仍将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